原文來源:tradestream | improve your trading x 賬號
作者:TradeStream | Improve Your Trading
編譯:深潮TechFlow
交易:如果我們根據(jù)常識選擇在大多數(shù)人都愿意交易的地方采取行動……那么,這可能意味著我們并沒有比其他人掌握更多的有價值的信息。
市場行為的比喻之一:拼圖
我喜歡用拼圖來形容市場行為??梢韵胂?,市場整體就像一個試圖完成拼圖的人,而成交量則是拼圖的碎片。市場會努力將所有碎片拼在一起。而通過分析成交量的分布,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發(fā)現(xiàn)哪里缺少“碎片”。當市場發(fā)現(xiàn)某些區(qū)域碎片較多(即成交量和時間累積較多的地方),就會嘗試將這些碎片分配到那些碎片較少的區(qū)域(即成交量和時間較少的地方)。
市場如何選擇方向
有時市場在兩側都缺少“碎片”,那么我們如何判斷它會先填補哪一側呢?
這讓我想起原子習慣一書中關于人類行為的一個理論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我們需要關注兩個關鍵點:
吸引力:人們通常希望行動能帶來回報,市場也是如此,因為它反映了人類的行為規(guī)律。正如我們之前討論的,我們傾向于避免過于擁擠的交易場景,而更具吸引力的策略通常是與大多數(shù)失位參與者對立的交易,尤其是在我們有明確的結構性依據(jù)時。
降低阻力:根據(jù)“最小努力法則”,越是需要耗費大量精力的事情,發(fā)生的可能性就越低。如果阻力過大,我們達到目標的難度也會增加。
市場行為的比喻之二:電車難題
想象市場是一列火車,而這列火車像一個“殺手”一樣渴望“獵殺”。當我們在公平價值區(qū)采取行動時,市場的兩側都擠滿了參與者,因此很難預測它會選擇哪一側“獵殺”更多人。然而,一旦市場選擇了一側,另一側就成為唯一的選擇,這樣一來,我們的決策也會變得更加簡單。
什么是流動性?
流動性指的是市場中是否有足夠的對手方可以進行交易。當我們交易時,要么是消耗流動性,要么是提供流動性。如果價格在某一區(qū)域內穩(wěn)定(即平衡區(qū))或者無法順暢波動,那是因為買方未能消耗足夠的流動性;反之,如果價格能夠順暢波動,則說明買方成功消耗了足夠的流動性。
限價單與市價單
限價單是“增加流動性”,而市價單則是完成交易并消耗這種流動性的工具。被動流動(限價單)通常更有影響力,因為限價單往往決定了市場結構,而激進的市價單會在關鍵點被吸收。
為什么限價單更有影響力?因為當你執(zhí)行市價單時,你需要跨越買賣價差 (Spread),這意味著你在下單后會立即處于未實現(xiàn)虧損的狀態(tài)。
什么是價差?
價差是資產買價(廣告報價)和賣價(廣告出價)之間的差額。做市商通過價差提供流動性,也就是說,立即買入資產的價格通常會略高于市場價格,而立即賣出的價格則略低于市場價格。
假設某資產當前價格為 10.00,而星號代表每份合約。如果我們想立即買入,市場上并沒有 10.00 的報價,因為如果有,做市商就無法盈利。因此,他們會將廣告流動性設置得稍高一些,例如在 10.01 放置四份合約,以捕捉這個微小的差額。
如果我們決定購買三份合約,我們會在 10.01 的價格成交。但如果我們想購買更多,比如 15 份呢?我們就需要跨越價差,直到找到足夠的訂單來完成交易。因此,價格最終會被推到 10.03,因為只有在這個價格水平上,才有足夠的合約來滿足我們的需求。
通過這個例子,我們可以理解為什么限價單通常更有影響力。小規(guī)模交易者對價格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,因為他們不會遭遇顯著的滑點。但如果有人想購買 500 份合約,而附近沒有足夠的流動性,他將不得不跨越巨大的價差,造成顯著的價格波動。
如果交易者選擇在流動性充足的區(qū)域下單,他們可以避免顯著的滑點。那么,流動性通常集中在哪里?答案是擺動高點之上和擺動低點之下。這是因為大多數(shù)基于技術分析的交易者在止損時會表現(xiàn)出類似的行為,這些位置往往是止損的集中區(qū)域,價格也容易在這些位置發(fā)生反轉。
所以,他們的止損就是你的進場點?確實如此。